杨世谟,1914年出生于贵阳一个旧官僚家庭。
父亲杨节之,四川酉阳县龙潭镇人,出生商人家庭。历任中小学教员、县知事等职。母亲是续弦,出身裁缝手工业的家庭。
1920年杨世谟毕业于贵阳时敏小学,1925年进入贵州省立第一中学,1929年毕业后先后任三穗县公安局书记、贵州省政府缮写室缮写员、重庆运输第二仓库中士库目。1937年因失业在家,无人事关系,谋事不易“意图受训后可能籍此机会得到工作”,故投考贵州省军事救护人员训练班,“所学课程有人生解剖学、救护学、传染病学、药物学、及外科、内科概要等”。训练班毕业后,参加由抗日动员会委员会将受训人员组成的战地工作团。杨世谟在一份报告记载“我被编入战地救护团,由刘延平任团长,于1938年5月由贵阳出发,经长沙、武汉到达江西南昌九战区集团司令薜岳部后,与安徽战地服务团合并,均被分往前线,做战地救护工作。年底,薜岳调任长沙第九战区司令司令长官,全部人员随部队来到长沙,后将服务团改为第九战区精忠战地服务团。”1939年至1941年间,杨世谟调任第二救护班中尉会计员。为此,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薜岳分别为杨世谟颁发了“本部第二救护班同中尉会计员”、“本部第二救护班同上尉救护员”及“努力工作严守纪律”服务证明书。1942年,杨世谟被介绍在贵州省抗日动员委员会主办贵阳市征属消费合作社做事务工作。后与人合资经营“煤巴”生意,因亏本停业。1943年3月,任贵州省党部调查室第三科任缮写员。因泄密嫌疑被捕入狱两月,释放后被开除。
1943年9月,经人介绍到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工作,连续被国立贵阳师范学院济泮林、曾景、萧文灿三位院长聘为出纳组组员、代主任、主任等。1949年后,任贵阳师范学院院务处财务科出纳、会计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