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人物传略之刘家藏
【作者】    【来源】  【日期】2017年11月20日 19:59  【点击】[]

刘 家 藏,1919年12月生于湖南东安。卒于 2006 年 4月。 因家境不好,读书同时又在家种田。1938年,为躲避兵役,祖父和父母送刘家藏又到白沙小学补习,以便升学。但由于家庭经济不好,不能继续升学,只能依旧一边在家种田,一边自修,直到1939年秋,才又投考湖南零陵永郡联立萍洲初级中学。两年后因家庭经济困难,几乎辍学,后经亲友集资协助(俗称“摇会”),才勉强读完三年,1942年卒业。 刘家藏自传中写到“初中卒业后回到家乡,因没有地位、没有权势的亲友为之引援作背景,找不到工作,我的家庭也不能供让我升学。在当时,毕业就是失业,是一般青年最痛苦的事。”刘家藏自知不能再仰赖和依靠家庭,然又想继续升学。适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招生,遂又投考师范学校。由于校址在道县,上学期间的部分旅费还是岳父母支助的。 1945年8月,刘家藏家乡沦陷,全家逃入深山避难,饱受风霜山瘴之气,贫病交加,至抗战胜利后方复学,1946年6月卒业。 毕业后,刘家藏先后在家乡湖南东安县白沙、澄江高小任教导主任、教师,并于1950年参加县小学教师讲习班进修学习。 刘家藏中学时代就对学习地理感兴趣。1950年,考取广西大学史地系地理学组读书。由于学习勤奋,成绩优秀,提前毕业选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普通自然地理研究生班学习,为其以后从事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1955年毕业后,任贵阳师范学院地理系任教师。工作之余,系统地自学高等数学、物理学等,为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奠定的数理基础。 刘家藏认真教学、刻苦专研,曾任地球概论、普通自然地理、地质学、水文学、地貌学、气象气候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曾编写《普通自然地理》、《气象气候学》等教材,所编教材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此外,先后完成《怎样预防霜冻》(1956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日食与月食》、《黔东南自然地理》、《贵州省农业气候》、《贵州最大的岩溶湖-草海》等科研论文和调查报告。1981年评为副教授。m


【责任编辑】校园文化

关闭